據《中國少年兒童腳型數據庫》的資料顯示:在不健康腳中,90%的足部問題都與兒童時期穿鞋不當有關。
那如何給孩子選擇一雙好鞋?何時給孩子穿鞋?在買鞋中如何避免交智商稅呢?
發育特點:此階段的寶寶,以抬頭、翻身為主,還不需要真正意義上的鞋子。
選鞋關鍵:這階段的鞋子與襪子的作用是一樣的,要求保暖、透氣、不會束縛腳。
育兒小貼士:(鼓勵寶寶做足部運動)
操作:雙手握住寶寶雙腳踝,以輕柔的力度、不快不慢的節奏,拍擊和摩擦寶寶的腳底。
時間:1分鐘。
功效:刺激腳底所有反射區、增強神經末梢的敏感度。
發育特點:此階段的寶寶經歷爬行、獨立重心轉移和扶物站起階段后,進入學步初期。由于下肢力量不足,肢體協調性、穩定性欠佳,走路初期會出現步寬偏大、步速不穩、 重心難以控制、骨盆缺乏回旋等動作,特別容易摔跤。
選鞋關鍵:應選擇鞋底薄軟的學步鞋,這樣站立時才能掌握腳趾和腳掌的正確位置,有一定抓地力,有利于提高步態的穩定性。
育兒小貼士:(鼓勵赤腳走路)
兒童期是足底末梢神經發育的關鍵階段,在寶寶光腳走路時,雙腳受到地面和障礙物的刺激,使神經末梢的敏感度增強,迅速把信號傳入內臟器官和大腦皮層。因此在寶寶可以獨立行走前,在合適的環境下,鼓勵赤腳學習走路。
發育特點:此階段的寶寶從蹣跚走路慢慢進展到能跑、能跳,戶外運動更是顯著增加。
選鞋關鍵:寶寶應該穿符合力學的前足易曲折功能的學步鞋,鞋底要有一定柔韌度,鞋面要柔軟透氣,鞋幫要能保護腳踝。
育兒小貼士:(如何挑一雙好鞋)
①量:尺寸大小要合適。穿上鞋,腳趾頂到頭,后腳跟與鞋尾之間能塞進一只成人的手指,尺寸就剛剛好。
②看:鞋型前寬后窄,空間充裕,可以讓腳趾在鞋子內充分伸展。
③摸:鞋面材料透氣、輕便;內里柔軟親膚、吸汗透氣;鞋底有一定柔韌度且防滑。
④按:鞋墊不可太軟,橡皮擦一般的硬度最佳。
⑤折:鞋底前掌1/3處可彎折。
發育特點:此階段是孩子足部成長、足弓形成的關鍵期。此時兒童足部脂肪墊逐漸消退,步行穩定性變好,足部骨骼開始骨化,足弓逐漸形成。
選鞋關鍵:寶寶需要穿有足弓承托墊、加硬后跟杯的鞋子,幫助穩定腳形和承托足弓;鞋底前掌1/3處可彎折,鞋頭大小適合寶寶腳的寬度,滿足鞋子的合腳性。
育兒小貼士:(了解足弓發育小知識,避免智商稅)
0~3歲的嬰幼兒,幾乎為平足,且大多屬生理性扁平足,無明顯病理性病癥。
3~6歲的幼兒,生理性扁平足減少,但由于足部骨骼生長塑形未完全,足弓形態發展仍趨于不穩定狀態,扁平足仍普遍存在。
6~12歲的兒童,足部骨骼生長塑形,足弓發育趨于成熟,足弓形態趨于穩定狀態,扁平足率大幅下降。
13歲及以上的兒童,足弓形態發育完全成熟,足弓形成。
▍來源:中國婦幼健康、溫州市健康婦幼指導中心